大佛街道卫星社区,无论是人大代表联络站里,还是社区事务管理中,无论是群众家中,亦或是网格微信群里,处处有他倾听民意、为民解忧的身影。他就是李华刚,潼南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潼南区大佛街道卫星社区党委书记。
履职尽责聚焦群众关切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李华刚深知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来不得半点虚假。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民发声,提出很多有温度、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平日里他经常深入群众,广泛倾听民声、民情、民意。今年以来先后召开恳谈会、院坝会6次,收集群众意见20余条,区人代会期间提出代表建议2条。同时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卫星社区3社道路亟待修缮、加气站公路旁绿化树木枝繁叶茂影响行人通行等问题后积极向大佛街道及有关部门反映,提出建议并得到积极答复,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抓实产业增加居民收入
“我既是人大代表,又是社区干部,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华刚说。他多年来积极探索卫星社区产业发展的路子,摸着石头过河,曾引进农业实体公司种植蔬菜,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由于该公司管理不到位,加上经营不善,短短几年就失败了。从那以后,李华刚不断深入调研,了解村子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对接政府农业项目,在政府政策指引下,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今年流转土地400余亩,实现土地流转费户均增收800多元。同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与本社区企业合作,积极发展劳务产业,组织富余劳动力30余人在企业务工,为群众带来务工收入30余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既照顾了老人孩子,又增加了家庭收入,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情系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群众的事无小事,李华刚一直在用实际行动给居民带来温暖。今年8月,社区居民刘某反映其孙子小江年满8岁却因户籍问题无法正常入学接受教育。李华刚急人之所急,立即着手联系社区民警上门了解相关情况。为解决这起离异夫妻变更孩子抚养权的落户难题,他多次与孩子父母双方进行沟通协调。同时,知晓孩子家庭经济困难的李华刚还积极为其申请低保,并多次与学校沟通协调为其落实相关助学政策,进一步减轻孩子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李华刚会为无房居住的特困户老人盖房子的事情跑前跑后以便于改善这些老人的居住条件;也会在深夜看见居民微信群里有老人走丢时组织家人一起在寒冷的夜里一遍遍的寻找老人的身影;还会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工作者们送上自家煮的香甜饭菜。无论谁家遇到急事难事,李华刚总是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通讯员 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