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人发〔2024〕57号
重庆市潼南区人大常委会
关于“八五”普法决议中期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议意见
区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5日,重庆市潼南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八五”普法决议中期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2021年以来,区人民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全国、全市、全区“八五”普法要求,落实《重庆市潼南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八五”普法决议),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扎实推进法治潼南建设,“八五”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阶段目标任务。但对照全面依法治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普法意识还需提高、普法质效还需提升、普法宣传还需加力、普法责任还需压实等。这些问题应引起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研究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推进普法决议落地落实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牢普法工作的政治方向、根本立场,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二是要加强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普法工作在推进依法治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全区上下对普法工作的思想认同,深刻认识普法工作的长期性、基础性、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改进法治宣传教育,打造法治标杆、普法亮点,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三是要加强协同配合。要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搭建普法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联合开展各类主题宣传、专项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共享普法资源,联合开发普法产品,推动普法工作由“独唱”变为“合唱”。
二、精准普法,分类施策,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一是突出普法重点。继续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持续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法治意识;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加强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治理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二是坚持精准普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普法的关键,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把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完善法治教材体系,发挥好检察院“两个基地”、法治副校长等作用,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格局。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守法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老人、妇女、留守儿童等开展反诈、家暴等法治知识宣传,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消除普法“盲区”。三是推进靶向宣传。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有效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作用,专业解决基层群众法律难题,在服务中为基层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了解群众诉求,从“我要向群众普什么法”向“群众想知道什么法”转变,不断提高普法工作质效,推动公民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三、创新方式,以文化人,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一是把传统模式与新媒体运用相结合。在继续发挥好传统宣传模式的同时,要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遵循现代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三微一抖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普法工作的互动性。同时,积极运用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公交移动电视屏等,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二是把普法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之家”“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建设,打牢坚实法治阵地。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关键节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借助艺术形式,把枯燥的法律条文演绎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引起群众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共鸣,充分发挥道德教化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使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相辅相成。三是把广泛普法同严格执法相结合。各部门在执法、司法和管理、服务过程中要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以直观、形象、鲜活的典型案例来增强普法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达到剖析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执法司法工作的相互促进。
四、锻造队伍,加强保障,推动普法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要打造专业队伍。加大法律专业人才的招录力度,让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进入执法和普法工作队伍。鼓励和引导各类法律服务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士加入普法队伍,发挥好律师、公证员、退休法官、检察官等人员作用,打造业务精能力强的普法专业队伍。二是要加强要素保障。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普法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基层普法人员培训,强化素质提升,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基层普法能力。加强经费保障,建好用好法治长廊、法治公园等基层基础普法阵地,做到及时更新、丰富内容,推广好“每日一典”“守护花开”等自有品牌,以法治浸润提升城市品质。三是要压实普法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全面建立普法任务清单制度、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和年度工作考评制度,推动各级各部门扎实履行普法职责,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区人民政府及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和“八五”普法决议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增强法治思维,持续巩固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加强普法办日常指导和监督,落实好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总结我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的典型经验,充分挖掘、培育“八五”普法的特色和亮点,切实做好“八五”普法后半篇文章,圆满完成“八五”普法目标任务。
以上审议意见,请区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办理。
重庆市潼南区人大常委会
2024年10月21日